征信评分在美国市场的应用-黑龙江中诚信-黑龙江中诚信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信用研究

征信评分在美国市场的应用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已浏览【】次 文字:【】【】【加入收藏夹

征信评分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问世以来,在二十五年时间里,从一个支撑信贷机构日常业务活动的信用风险评估工具,成长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金融领域出现了自动柜员机、电子支付体系等一系列创新,令美国金融行业的面貌为之一新。八十年代末,美国的几家大型征信机构相继开始提供反映美国全国消费者全面信贷交易行为和完整信用历史的综合性个人信用报告,在此类个人信用报告的基础上个人征信评分于1989年问世,伴随信用报告向信贷机构用户交付。

然而一般意义上的信用评分技术此时已经有了三十年成功发展的历史。早期的信用评分主要是使用每家信贷机构自身数据开发的信用风险评分,即所谓“客户化”评分。与客户化评分相比,征信评分有鲜明的特点。在美国许多金融监管机构的早期研究文章中,征信评分常常被称为“征信机构评分”、“信用历史评分”或“标准化的信用评分”,带有明显的行业色彩。作为行业工具,征信评分除去像其他信用评分产品一样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分数的跨机构可比性之外,还需要符合行业的普遍及通行的业务实践,尤其必须重视法律的遵从性和监管合规情况。此外,征信评分也因为其对于消费者的广泛影响而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性。

但使得美国信贷机构的不少从业人员颇感意外的是,虽然征信评分是“通用”的工具,它在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等先前信用评分技术表现平平的领域居然有超出意料的良好表现。美国联储局研究人员这段时间的研究文章也给与征信评分正面评价。从9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支柱的美国两大“政府支持企业”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强烈推荐在审贷过程中使用征信评分。房地美的年报中说:“管理层相信,我们整体贷款业务的平均征信评分分数是反映违约风险的强有力的指标。”在房地美公司和房利美公司的积极推动下,征信评分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在大约百分之九十的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中得到使用。此外,在先前广泛使用客户化信用评分工具的信用卡和汽车贷款领域,征信评分的发展势头也相当不错。同样在这段时间内,征信评分开始受到小、微企业贷款机构的欢迎。

2008年前后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对于征信评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探究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有些看法认为征信评分的预测能力不足是导致“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后来的更多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危机”期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申请人群整体违约率上升,但此期间信贷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征信评分产品的信用风险排序能力并没有出现问题。作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之一的联邦货币监理署在每季度发布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度量报告中,至今仍然在使用十多年前确立的度量标准,以完全不变的同一组征信评分分数线为行业各家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进行信用风险分类(见下文)。事实上,“危机”导致的风险意识高涨也许反而使得信贷市场上征信评分的使用有了进一步地增加。

今天在美国,据称有九成以上的金融机构在使用征信评分。虽然很难估算二十五年来征信评分为美国信贷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具体数额,但是只要看看征信评分今天在美国信贷市场上所占据的牢固地位,就不难想象征信评分对行业的贡献之大。可以说,如果停止使用征信评分,美国的绝大多数信贷机构恐怕都不知道日常业务工作该怎么做了。

究其本源,信用评分是服务于信贷机构信用风险评估实践的内部工具。征信评分在这一点上与信贷机构所开发的客户化评分并无二致。除去在市场营销、信贷产品发放和贷后管理方面广泛发挥作用之外,征信评分还在信贷产品创新、信贷政策调控、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和确定市场定位及策略等方面为信贷机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不止于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的近十年期间,征信评分由于在信贷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完成了从“服务于机构需求”到“服务于行业需求”的升华,成为美国金融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此,笔者通过几个具体例子略说一二。

利用征信评分分数为信贷产品进行信用风险分类。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在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质量分类时,直接使用了征信评分的分数线作为区分优质贷款、近优质贷款和次级贷款的分类标准。使用评分分数线进行分类,既简单明了又并不增加监管合规的成本,受到行业普遍欢迎。美国联邦货币监理署按季度发布的《住房抵押贷款指标报告》至今仍在使用基于评分分数为资产分类的传统做法。最新一期(2014年1季度)报告称: “本报告使用标准化的定义,即使用行业通用的通用信用分数区间来定义优质、近优质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政府监管机构周期性发布的信贷市场数据集常常包含征信评分数据。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机构经常向行业或公众发布一些市场数据,供各类研究使用。征信评分问世以来,在信贷市场数据集中包含征信评分数据几乎成了一种常例。举几个具体例子:从2003年开始,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每季度发布一次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的约四千万个人及其家庭的债项级信贷数据集,包括所涉及的个人及家庭过去十年来全部债务和信用数据等,其中就包括征信评分。纽约联储相关人员说,建立该数据集是为了“满足对于最新的和高质量的家庭债务及信用信息的持续需求”。美国联邦住房和城市发展部1996年建立并加以维护的单一家庭住房数据仓库也包含住房抵押贷款申请人的征信评分信息。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于2012年启动了一个项目,建立一个囊括1998年到2012年6月期间单一家庭住房首笔住房抵押贷款数据5%样本的全国住房抵押贷款数据库,以弥补各种住房抵押贷款数据集之间存在的数据缝隙和信息不足。按目前规划,这个数据库将包含贷款申请人在每笔贷款申请之前和之后的两个征信评分分数。

民间专业机构提供的信贷行业数据集通常包括征信评分分数数据。美国民间专业机构发布的信贷数据集一般都会包括征信评分数据。例如房地美公司2013年起每年定期发布包含该公司自1999年起发放的全部住房抵押贷款数据的“贷款表现”数据集、按揭支持证券数据分析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包含过去十年中的2300万笔证券化的自有住房抵押贷款数据的按揭支持证券数据集、美国征信机构艾可飞和益百利的“信贷文件信息”等,都有借款人的征信评分数据包含其中。

政府及民间使用各种数据集中包含的征信评分信息进行大量政策及市场研究。多年来,美国的国会有关机构(例如政府问责局)、金融监管机构、民间智库和企业利用政府和民间建立并发布的各类数据集或数据库进行大量的政府政策、信贷市场和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其中征信评分信息有很高的使用频度,在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有些情况下,研究人员选择使用的数据集中缺少征信评分信息,还不得不将从另外渠道获取的征信评分信息匹配到数据集中去。例如,每年一度,美国联邦储备局会起草一份报告,结合联邦金融机构检查理事会新近发布的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案数据分析过去一年政府的房贷政策执行情况和房贷市场的情况。由于从1975年起开始发布的《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案》数据不包含评分信息,为了分析的需要,美联储研究人员需要将《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案》数据集和上文介绍过的纽约联储银行数据集组合形成扩展的数据集,以征信评分分数为重要维度之一在贷款机构、贷款类别、借款人、主要地理区域等层面对住房抵押贷款质量进行汇总分析,2012年后报告中还增加专门章节分析征信评分分数、房贷总量和逾期情况的“次贷危机”前后的动态变化规律。联储报告中称,在研究消费者借款行为方面,将信用记录与《住房抵押贷款披露法案》数据合并可谓向前迈出了有益的一步,并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监管机构在进行风险资产合规检查时要求报送征信评分信息。在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理事会发布的“高级法资本充足率框架报表”报送要求中规定,金融机构在报送各类业务的风险敞口时,必须报告每个违约概率区间的加权平均征信评分分数值,并说明所使用的征信评分产品名称及版本号。美国联邦储备局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的《资本评估和压力测试报告》中要求报送的住房抵押贷款、房屋净值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的“债务特征属性”中也包括征信评分分数:对于贷款账户,要求报送审批时的征信评分分数和当前分数;对于信用卡账户,要求报送主持卡人和联名持卡人在审批时的分数、主持卡人的当前分数和当前分数更新的日期。该要求特别指出,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使用包括机构内部评分在内的任何类别的信用评分模型,但须将分数转换为等价的(行业通用的)费埃哲征信评分分数值加以报送。

美国政府机构使用征信评分评估社区经济实力。与消费者征信评分分数相关联的消费者获取贷款的难易程度有时被用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或社区经济发展实力的中介变量。例如,在一些美国政府的贫困地区或社区的发展计划中,地区或社区的平均征信评分常常和平均收入、平均教育程度等指标一起,用来衡量一个地区或社区的经济发达程度。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本文就不一一提及了。可以看到,今天在美国,征信评分已经成为度量与信用风险相关的金融资产质量的重要的行业指标之一,并间接地用于度量消费者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征信评分已经成为美国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五年来,在美国围绕征信评分也曾经有过许多争议,但种种争议都没有撼动征信评分在信贷机构乃至于在整个信贷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借用英国人丘吉尔曾说过的一句话:“它可能不完美,但比我们手里有的任何其他东西都好。”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在更先进的技术出现之前,征信评分或将继续发挥其信用风险评估工具和国家金融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为信贷行业发展做出贡献。